圍繞“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目標,我市認真落實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政策,切實做到“精準資助、應貸盡貸”。7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我市集中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南充籍且符合條件的貧困高校新生和在讀大學生均可申請。截至8月4日,全市已完成7835名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辦理,共計發放貸款約6130.5萬元。
“通過辦理助學貸款,既幫助我解決了上大學的費用,又減輕了父母的經濟壓力,是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圓了大學夢。”學生李玲麗說,進入大學后,她將更加珍惜校園生活,積極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社會。
此外,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教育資助中心對助學貸款的受理也進行了升級,續貸學生可選擇網上遠程辦理。通過網上申請、手機身份驗證、在線簽訂合同等步驟完成續貸,無需再到現場申請確認,既減少疫情期間人員聚集,又極大方便了續貸學生。
工作人員指導學生現場填寫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相關資料。
“這里要把申請信息填寫完整,貸款金額跟父母商量好。”近段時間,隨著高校錄取通知書陸續送達考生手中,8月5日上午,記者在我市一教育資助中心看到,不少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前來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為他們講解辦理貸款所需材料及相關政策。經過工作人員登記、審理后,不少學生成功申請到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利用財政金融手段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就學問題的一項惠民政策,無抵押無擔保,可直接申請辦理。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就讀期間,全日制本??粕磕曜罡呖少J款8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可貸12000元,在讀期間由國家財政全額貼息,幫助解決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減輕家庭負擔。
“生源地助學貸款是促進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部門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有力措施。我市積極落實教育助學政策,希望更多困難學子通過這項惠民政策圓夢大學,實現‘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整體目標。”市教體局學生資助中心主任王婧介紹,2020年,我市完成3.01萬名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辦理,共計發放貸款約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