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id="zvdji"><sub id="zvdji"><dl id="zvdji"></dl></sub></source>
  • <i id="zvdji"><sub id="zvdji"></sub></i>

    <i id="zvdji"></i>
    <blockquote id="zvdji"></blockquote>
    <i id="zvdji"><sub id="zvdji"></sub></i>

    <blockquote id="zvdji"><track id="zvdji"></track></blockquote>
    • 美麗鄉村 荷花爭艷

      美麗鄉村 荷花爭艷

    • 數字化 催生農村大變化

      數字化 催生農村大變化

    • 云霧中的天路十八彎

      云霧中的天路十八彎

    魅力鄉村
    當前位置> 嘉陵江在線首頁> 魅力鄉村 >嘉陵江在線正文    
    魅力徐家:農民過上“城里人生活”
    2019-06-26 09:30:26   來源:嘉陵江在線  

        

      徐家鎮位于蓬安縣北部,地處營蓬儀三縣交界處。近年來,該鎮堅持以項目建設拉動經濟發展,按照“規劃科學、配套完善、功能優化”的總體要求,在棚戶區改造、場鎮規范管理、完善場鎮功能等方面下大力氣,場鎮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截至目前,該鎮場鎮建成面積達2.5平方公里,先后榮獲“全國重點鎮”“四川省第二批百強鎮建設試點鎮”“南充市首批擴權強鎮改革試點鄉鎮”等榮譽。

    1 硬件設施提檔升級
      走進蓬安縣徐家鎮,寬敞整潔的街道躍然映入眼簾,道路兩旁綠樹成行,一幢幢樓房臨街而立,新建的商住房整齊劃一。
      “街后爛泥塘,舊街順路穿。這是多年前徐家場鎮的真實寫照。”徐家場鎮居民楊玉華說,自己的舊房子是3間土房屋,用水、用電和出行極不方便,每逢雨雪天氣,家里就漏水。一家人生活的轉折點出現在2017年,該鎮實施了集鎮新區建設,她家住進了集中新建的兩層帶門面的新居,全家過上了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城里人生活”。
      “曾經的徐家鎮,基礎設施條件差,為了改善居民生活條件,2017年,我們實施了棚戶區改造項目,該項目于2018年完成。”徐家鎮黨委書記蔡雨沛介紹,通過棚戶區改造,該鎮場鎮鋪設透水地磚6000余平方米,改建下水道管網820米,新建污水處理站1處,改造臨街店招2000余平方米,改造西街老舊房屋外立面4000余平方米,打造景觀節點700余平方米,種植景觀樹300余棵,建成群眾休閑健身場所1處,場鎮面貌煥然一新。
      在夯實道路基礎的同時,該鎮還不斷提升場鎮功能,安裝主干道路燈310盞,完成向陽街900余米路面油化,天網監控和紅綠燈裝置投入使用,投資80萬元啟動實施鳳仙街改造項目,并啟動建設原黃坪鄉場鎮污水處理廠和徐家污水處理廠擴能升級工程,加大老街區商住兩用房統規聯建,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清潔能源普及,生活生產垃圾、農肥集中堆放處理,居民休閑活動廣場和標準化公廁投用,使得徐家鎮成為集商貿、居住、休閑于一體的城鎮,居民生活質量日漸改善。該鎮還先后榮獲“全國重點鎮”“四川省第二批百強鎮建設試點鎮”“南充市首批擴權強鎮改革試點鄉鎮”等榮譽。

    2 鄉村面貌煥發新顏
      “除了集鎮居住環境大幅改善、基礎設施不斷配套完備,在管理上我們也下了大力氣。”蔡雨沛表示,在場鎮規范化管理方面,政府持續加大清潔衛生投入,配備清潔保潔設施設備,改造場鎮公共廁所2處,在建垃圾填埋場1處,組建20余人的清潔員隊伍,定期組織城管、消防中隊、社區干部在場鎮巡邏、維持秩序,場鎮環境秩序得以改善。
      “看到家鄉的變化這么大,在外工作的兒子也回到家中,自己做起生意來。”楊玉華說,他們將樓下的門面整理出來,兒子開始經營起鋁合金門窗及太陽能熱水器生意,家庭年收入從原來的兩萬元升至6萬元。
      “環境改善,促使鄉風民風越來越好。為了夯實來之不易的成果,我們堅持以文化、教育、衛生為核心,通過民生投入保障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蔡雨沛表示,該鎮依托鎮老體協,成立了老年舞蹈隊、腰鼓隊等群眾文化娛樂隊伍;27個村(社區)實現村村響、村村通全覆蓋,建成村級文化室7個、農家書屋27個,部分村新建、擴建了文化院壩,向群眾免費提供休閑娛樂的場地和器材,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不斷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建成省一級敬老院1所,維修村級敬老院2所,收容無依無靠的五保老人50余人;年均發放醫療救助、臨時救助資金約20萬元,發放各類慰問金約10萬元;打造法治文化廣場1個、法治示范街2條和法治示范單位2個,舉行安全知識培訓會20多次,開展大型安全知識宣傳活動10余次,順利完成了省級安全社區的創建工作,營造了安全穩定的良好環境。
      蔡雨沛表示,“如今,大多場鎮住戶都或大或小地經營著生意,農村風氣及鄰里、婆媳關系越來越好,居民的精神風貌一天賽過一天。”

    3 產業帶動增收致富
      6月13日清晨,第一縷陽光剛灑向蓬安縣徐家鎮九龍埡村,年逾七旬的村民龔夢秋便早早起床,來到自家梨園查看果子的長勢情況。順著整齊劃一排列的梨樹,龔夢秋一邊檢查果子上的套袋是否完整,一邊查看樹下是否有新的雜草長出。
      “種植香梨是我們這個地方的傳統產業,因為技術成熟、自然環境好等因素,我們村子種出的梨子甜脆可口、水分充足。”龔夢秋說,他家種植了兩畝地梨樹,眼下梨樹都已掛果,預計7月份可以上市銷售。根據果子的長勢來看,每畝梨園的產量應該不低于3000斤,若按照3元一斤的市場價計算,他家的梨園產值近兩萬元。
      “產業是發展的生命線,只有抓好產業,才能真正實現助農增收。但曾經的徐家鎮,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后,成了全鎮發展的‘攔路虎’,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成了該鎮的首要任務。”蔡雨沛說,近3年來,該鎮修建村道150余公里,便民路30余公里,新修灌溉水渠15公里,新建蓄水池30口,完成山平塘整治30余處,完成集中供水點3處和分散供水點50處的建設,解決了2000余人的飲水問題,完成土地整理項目2000余畝,促使農村土地功能更加優化,進一步夯實發展的基礎。
      “制約發展的難題解決了,產業發展自然水到渠成。近年來,蓬安縣徐家鎮統籌規劃、科學謀劃,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穩步推進農業產業發展。”蔡雨沛說,依托就業技能培訓班、農民夜校等平臺,該鎮組織農民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和理論培訓上千次,培訓一萬余人次,進一步拓寬農戶的增收渠道,提升農戶的增收能力。同時,建起農業專合社20個,流轉土地4000畝,采取“黨組織+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高效利用土地700余畝,建成高標準脫貧奔康產業園7個,擴大香梨產業園面積至200畝、轄區規模以上養豬場達7個,帶動養殖大戶60余戶。
      據悉,2018年,該鎮出欄生豬24561頭、耕牛436頭、山羊4346只、產出香梨500噸等,帶動全鎮居民顯著增收。(南充日報)
     

                 來稿熱線: 0817-2706044
                 聯系電話: 13693480927
                 投稿信箱:XW0817@126.com
    跟跑1公里多路程 交警成...
        9月21日上午,得知頭一天救下的年輕女孩無大礙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鄧維松了一口氣。9月20日上午,鄧維和同事發現一個女孩落入嘉陵 ……詳細
    • 江西:熊孩子玩“躲貓貓” 結果把奶奶“丟”了

      江西:熊孩子玩“躲貓貓...

    • 老板叮囑把策劃書吃透,于是這對逗比男女就把它吃了...

      老板叮囑把策劃書吃透,...

    • 你會為了錢讓朋友往你臉上打一拳嗎

      你會為了錢讓朋友往你臉...

    • 剛睡醒的小寶寶頭發像刺猬似的,小模樣萌翻了

      剛睡醒的小寶寶頭發像刺...

    今日順慶APP
    今日順慶    掌上開啟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